第四届全国慢病筛查与管理学术会议于5月17—19日在重庆召开,以“关注慢病/早期筛查/科学管理”为主题,针对影响大众健康的重大慢病问题,邀请多学科著名专家就常见慢病筛查与管理进行专题讲座及研讨。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癌症防治与康复专项基金第一届管理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疾控中心夏江主任关于《血清胸苷激酶1(TK1) – 医防融合“1+X”癌症防治服务包应用实践》主题讲座,更是引起众多参会嘉宾的热议与垂询。

在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委会的展台上,夏主任介绍的体可问®TK1泛癌风险早筛技术得到全面展示。采用自主研发TK1-IgY抗体的体可问®TK1广泛应用于癌症早期风险筛查、疗效评价、预后评估与复发转移风险预测肿瘤全周期健康管理中,受到热烈关注。

武汉市疾控采用体可问®TK1开展“医防融合”肿瘤防治

夏主任从过去的癌症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他表示,我们过去关注“筛”而忽略了“早”、关注“癌”而忽略“人”、关注“治”而忽略了“防”、关注“疗”而忽略了“管”,造成癌症防治工作各环节的脱节。

因此,这也是武汉市疾控中心开展“医防融合”工作的重要方向,即要将癌症防治工作贯穿癌症全周期管理当中,这也是《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重点强调的。

夏主任结合他在武汉市疾控多年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经验指出:早筛查、早发现是最符合卫生经济学原理、是公共卫生管理的有效方法。武汉市疾控中心引进体可问®TK1,在公共卫生领域开展肿瘤早早期风险筛查工作。

夏主任介绍道:“体可问®TK1技术采用TK1-IgY专利技术。相比IgG, TK1-IgY抗体能更特异性地识别血清中具有细胞增殖调控功能的TK1,能灵敏反映细胞增殖的真实活动状态,具有泛癌风险筛查优势。”采用TK1-IgY抗体的TK1细胞周期分析技术在2023年纳入国家医疗服务收费项目。

目前,应用体可问®TK1技术构建的癌症防治“1+X”服务包,充分发挥体可问®TK1的适宜性、风险早发现等特点与优势,联合健康问卷、血液检测指标、影像学检查、内窥镜检查,将能建立从初级泛癌(1)到精准单癌(X)的预防和筛查模式,逐步实现个体化、精准化、动态化的肿瘤全生命周期管理。

自2023年3月以来,武汉市疾控中心已经搭建起了基于体可问®TK1筛查的肿瘤防治大数据平台,结合体可问®TK1初筛数据,对筛查人群进行有效地分流、分层、分级管理,充分调动各个环节的医疗资源开展医防融合的肿瘤全流程管理,成果显著。同时,还通过新媒体短视频、专家直播、线下讲座等多种手段广泛开展防癌科普,提高民众主动防癌意识。

「无癌界公益行」传播健康

作为一项具有健康普惠价值的适宜性技术,体可问®TK1“无癌界公益行”持续开展公益筛查活动,在本次大会上为参会嘉宾提供免费的早筛服务,深得好评。

体可问®TK1技术的科学性、可靠性、适宜性以及雄厚的学术循证,越来越得到行业内从业者的认知与认可。在会议期间,陆续有嘉宾前来参与免费筛查,仅需扫码、填写健康问卷、获得核销码,即可参与检测,后续通过微信小程序即可查看检测结果,简便快捷。不少嘉宾表示:体可问®TK1泛癌风险早筛技术特别适合在基层、社区开展筛查。